如果在我回國的第一時間問我,會說第一次出國三天就想回家。

回來消化情緒後,還是很感謝這一趟的旅程,想想也許就是因為這一些不夠ok的旅伴,讓我有更多不同於以往,不單單只是體驗風景,而開啟更多的人心。

這次算是一趟心的感應之旅。

有人說我們應該要感謝我們的敵人,讓我們成長。一個人走,有點孤單,卻也讓人有更多的體驗,畢竟在安易中,過的太快樂,反而失去所有的感覺。

意外的這次一很多圖像吸引了我,就像是一幅幅的指標,指引著我的迷途。

在哭牆,瞄到一旁高樓上的畫,不確定是聖母&聖嬰?一個強烈的慾望,想近一點上到樓上去看看,決定闖入。上了樓梯,半掩的門,裡面約是25m*5m大的空間,擺了些書架,座椅。這裡的牆是黑的,感覺得出年代久遠,牆被侵蝕的凹凹凸凸,跟戶外的完全不同,戶外的牆太新太漂亮,像是前兩年才整修過的。

沒有看到樓梯,看樣子無法上樓去看畫。

既然誤闖了進來,那就還是靜下來體驗。不知道是否破壞的他人的清修,一個異教徒,更怕褻瀆了他人。三位婦人對著哭牆誦經,努力的不碰觸她們,只敢伸手,可是又有點不太敢去碰觸哭牆,後方一個坐在椅子上誦經的婦人說話,我想是叫那三位婦人娜位子給我。不能誤了她的好意,將自己貼近了哭牆,額頭靠上去,不像戶外,只是單純的冰,感覺上互相交流著,一點點哀傷的感覺,但是無法知道他想跟我訴說什麼?該有怎樣的領悟?

在伯利恆馬廄上方的教堂裡,如果不是聖殿後方的聖母&聖嬰像,讓我一直不想走,一直想要近一點去看她,會有那樣的顫抖放空?

緊鄰著馬廄旁的教堂,地下室的舊教堂, 正中央的聖像, 在燈光下 我完全迷惑, 我到底看到了什麼? 其實沒有很明確的影像了, 一切都恰如一道道金光, 一幅幅發光的影像, 亮的讓人無法正視, 震撼著我, 讓我進入虛擬的空間, 讓時間凝結, 眼已經不再是眼, 跳離了軀殼, 融入周圍, 變得虛無。

離開伯利恆的路上,我屬於這裡過,停留,但勢必要離開,恰如現在。

耶穌的苦路14站,期間有一個教堂的空間讓人炫惑,可是最後放空棺木的教堂。沿著周圍走著,觀光客不多,昏暗的燈光,走入了地下室,也許那一輩子,我想我來過,地上的馬賽克拼圖,完整,漆黑,昏暗中看不清,好想將她清洗乾淨。一旁有一往下走的通道,可以通往哪裡我不知道,不過好想進去,感覺上他可以引領我找到什麼,到達一個尋覓的地方。來了一團觀光客,打亂了我的遐想,回到現實,該回頭了,在往下走應該回不到入口集合的地方。

一直以來對於一些地方有過感應,這次不同的事,我不知道我在找什麼,她想給我看什麼?一個似乎不陌生的陌生領土,到底想表明什麼?讓人困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a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